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

《雷雨》课程思政教案设计片段

一、课程思政目标

通过戏剧的演绎,感受戏剧作品的矛盾设计,提升审美素养。

二、设计依据

1、课标要求

本篇教学设计注重实现让学生认识戏剧作品的矛盾设计,感受戏剧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审美素养的课程目标,并且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。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,有助于培养学生欣赏悲剧作品的审美能力。师生通过人物关系图的补充及完成,从而使得学生在体会戏剧冲突的同时,理性思考人物矛盾设计,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素养。

2、单元要求

《雷雨》所在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,体会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与关怀。戏剧作品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,本篇是让学生学习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,欣赏戏剧作品的矛盾和冲突,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。

3、学情依据

本课要面对的学生群体是高一年级的学生。此时期,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基础和戏剧鉴赏能力,学生通过戏剧作品的演绎并结合老师的引导,可以准确把握戏剧作品的审美内涵。

三、教学片段

(一)情境化任务

在此前的预习中,我们提到过课文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,分别是 (引导学生讲出一场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,一场写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)

按照之前的预计安排,我们请同学分别扮演剧中的两个人物,先来演绎其中的第一场。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戏剧人物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,进而感受戏剧的魅力。 (学生演绎作品)

(二)朗读课文,整体感知

同学们的演绎非常精彩,从刚才的表演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戏剧作品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,分别是 引导学生: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

没错,《雷雨》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作品,其中通过生动的人物语言以及人物间的矛盾冲突,赋予作品极强的情感感染力。既然讲的是人物间的矛盾冲突,那么我们先来找一下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?并且思考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?

我们用一张图表的形式来表现出来。 学生首先自主讨论人物关系,通过小组发言的形式,完成人物关系图。

(三)从人物关系看人物矛盾

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这张人物关系图。首先看一下课文主要围绕了哪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矛盾冲突的呢? 引导学生:周朴园

没错,那么周朴园这个人物又和哪些其他人物之间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呢? 引导学生:鲁侍萍、鲁大海

对的,通过对人物关系的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本篇戏剧作品的冲突是紧紧围绕人物矛盾发生的,通过对戏剧作品的演绎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整理,我们感受到人物矛盾设计的巧妙以及戏剧作品的魅力。在之后的学习中,我们来深入探究分析人物的矛盾以及冲突设计。

(四)课堂小结

《雷雨》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。我们在学习这部悲剧作品时,需要通过合作研读、情境演绎活动,以及通过人物矛盾关系视觉化的手段,体会悲剧作品的内涵,激发良知和悲悯情怀。